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建议复文

“关于支持以国家石漠公园为载体打造石漠化治理示范样板的建议”复文(2022年第1828号)

2023-02-01   来源: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一、关于出台有关石漠化治理样板基地建设相关标准的问题

  石漠化防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为保护岩溶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自2013年以来,充分利用岩溶地区独特的溶洞、石林、石芽、漏斗等景观资源,累计建立国家石漠公园29个。国家石漠公园集岩溶生态保护保育、生态观光旅游、自然科普教育、森林康养、体育运动以及地方文化于一体。石漠公园的建设发展了生态旅游,传播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培育了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也正在组织制定《国家石漠公园规划导则》,为国家石漠公园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我局十分重视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11月,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优化资源管理、产业体系、科技支撑、财税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科学利用林地资源,进一步引导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科学布局,全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量、质量稳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综合效益大幅提升。2022年,在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国家安排约6亿元资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着力加强油茶基地建设。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转移支付支持力度,推动石漠化地区植被建设,促进区域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中央财政加大石漠化治理示范样板建设资金扶持力度的问题

  “十三五”以来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 137.34亿元,加强石漠化防治工作。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有316个石漠化分布县纳入了《“双重”规划》实施范围,编制印发了《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等专项规划,分别布局了长江上中游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和湘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研究提出了系统治理思路和措施。中央财政通过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支持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森林抚育等。2021、2022年,依托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分别在云南省昭通市、贵州省毕节市启动了石漠化治理试点示范项目。

  下一步,将结合《“双重”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落实,在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需要、地方积极性以及国家财力可能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工程规划,对石漠化综合治理予以统筹支持。

  三、关于支持打造国家石漠化治理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问题

  在石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我局注重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打造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样板。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总结推广的技术与模式达100多种,形成了一批典型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石漠化地区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在贵州的黎平、普定和云南的广南等地布局石漠化方向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3个,2018年批复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0年批复武陵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广南石漠化区生态经济树种培育2家长期科研基地。依托国家石漠公园,打造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是石漠公园的重要建设内容,全面科普岩溶地质知识和石漠化治理知识,展示岩溶自然风貌,宣传生态治理效果。为扩大国家石漠公园的影响力,已积极协调将部分国家石漠公园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下一步,将根据岩溶分布特点,在广西环江、云南西畴等地建立多种类型的科研平台和科普示范教育基地,为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提供保障。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