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等西北五省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区位重要,关系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全局。国家高度重视西北五省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我局历来将西北干旱地区作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在规划上重点布局,在投资上重点倾斜,在政策上重点支持。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在西北五省区持续推进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林业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切实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有效促进了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趋缓。
一、关于提高造林补助标准问题
随着生态保护修复的持续推进,受营造林立地条件越来越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营造林成本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实际造林成本相对较高。为进一步调动地方和社会各界开展造林工程的积极性,保障造林数量和质量,加快推进国土绿化,我局会同有关部门逐步提高了中央造林补助标准。2016年将营造林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标准提高到了人工造乔木林500元/亩、灌木林240元/亩、封山(沙)育林100元/亩、飞播造林160元/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的补植补造和改造培育300元/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中的退化林分修复500元/亩。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以防护林造林技术规程和投资估算指标为依据,统筹考虑全国造林综合成本、国家财力状况、生态建设进度等因素,建立造林中央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同时,积极研究差别化的营造林投入扶持政策。此外,建议有关地方积极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增加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投入,积极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
二、关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
目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均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分别支持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的保护管理。按照《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的通知》(林资发〔2017〕34号),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方公益林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划定,并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用于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对符合条件、拟纳入国家级公益林范围的森林,可按照林资发〔2017〕34号文件要求先行调整区划界定,认定为国家级公益林后,中央财政安排生态效益补偿。目前,中央财政对国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10元/亩,集体和个人所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15元/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补助标准为3元/亩,其他地方公益林补助标准由地方政府确定。下一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和相关制度的完善,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健全完善补偿机制,大力支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财政也应安排相应投入,加强对地方公益林的管护。
三、关于加大灌木造林力度问题
西北五省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因为其生物学特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应强,易于成活保存并形成森林资源,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对加大西北地区灌木造林力度高度重视。近年来,根据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际,我局坚持以水定林的理念,遵循林水平衡的原则,逐步降低乔木造林比重,加大灌木造林、封山育林力度。其中,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17年与2011年相比,乔木造林占总任务比重下降了11.9个百分点,灌木造林、封山(沙)育林分别上升了1.13、4.94个百分点。同时,为提升灌木型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进旱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我局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了灌木林平茬复壮试点工作,截至2018年累计安排中央资金9630万元,试点范围由起初的3个县扩大到20个县,建设规模由起初的12.97万亩增加到目前的5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和良好的试点示范作用。此外,2017年,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印发的《“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将灌木林复壮更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并在西北片区设立了灌木林复壮更新工程,重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和新疆南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我局编制的《旱区造林绿化技术指南》《旱区造林绿化技术模式选编》,总结收集了成熟、科学、实用的灌木造林技术和模式,对指导西北地区科学推进灌木造林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局将从西北地区实际出发,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原则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在计划任务安排上逐步加大灌木林比例,在投资上不断加大对西北各省区灌木造林的支持力度。
四、关于加大现有林林分质量提升力度问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重要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织编制了《“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和技术措施,并在生态区位重要、水热条件较好、森林质量亟待提升、生态增容潜力大、支撑能力强的重点区域,规划了一批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示范项目。2017年,我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中的造林补助、森林抚育补助,结合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支持18个地区率先启动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其中,西北地区实施了南疆经果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此外,我局从2015年开始利用造林补助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开展了退化林分修复试点工作,西北五省区都在试点范围内。截止到2017年底,累计安排西北五省区造林补助26440万元,安排修复任务132.2万亩。2018年,我局继续加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化林分修复工作,修复范围扩大到90个县,修复任务增加到128万亩,其中西北五省区退化林分修复任务占到总任务的59.4%。下一步,我局将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继续完善政策措施,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及国家储备林建设、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林木良种培育补助、造林补助、森林抚育补助等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对西北地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支持力度。同时,我局也将会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银行机构,指导有关地方充分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的政策优势,创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投融资机制及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在西北地区实现林地数量与林分质量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