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海南热带雨林的变化与新生

2021-10-13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沿着北纬18度到23度之间环顾地球一周,在中国的版图上,一片热带雨林恣意生长。

这是我国最南的森林,也是我国唯一的岛屿型热带雨林——海南热带雨林。它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世界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全球性保护意义。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提出海南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海南从此开启了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新征程,让这片雨林走上了更系统、更完整的保护与修复之路。

热带雨林中,潺潺流水、高大乔木、缠绕的藤本植物、繁茂的花草交织成“绿色迷宫”

动人故事描绘雨林生活

雨林,如此多情。

2007年,27名年轻的大学生来到海南鹦哥岭,沉寂多年的鹦哥岭顿时热闹起来,这群朝气蓬勃、有专业知识、致力于雨林保护的大学生在鹦哥岭开展科研、保护工作。从那时起,鹦哥岭有了歌声、“档案馆”、护林员、农业示范田……

汗水洒遍青山,青春绕过绿水,他们让鹦哥岭的生态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动人的故事还在上演……

白沙县高峰村,一栋栋具有民族特色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周边绿树掩映,不远处的篮球场上孩子们在打篮球。这是海南的第一个生态搬迁新村。

搬迁前的高峰村处于鹦哥岭腹地,被划入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核心区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方案里,位于核心区的村庄都将进行生态搬迁,一共涉及470户1885人。

白沙创新实行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土地所有权置换,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进行等价置换,解决了搬迁土地处置难题。

高峰村按照每人10亩橡胶林的标准对搬迁户实行安置和保障生产用地,生态菜园、食用菌厂等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还有不少村民被聘为生态护林员。

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2019年人均收入1.6万元。高峰村曾是白沙县的深度贫困村,去年高峰村已正式脱贫摘帽。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周边社区是黎族、苗族世居地,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瑰丽多元的民族风情。黎族织锦、制陶以及苗族蜡染等制作工艺精良,“三月三”“长桌宴”等传统民俗热闹非凡。

腰系织机腰带,双脚踩住经线的木棍,引纬线竹针来回穿梭,木制的打纬刀把纱线打紧,花纹图案一行行逐渐成形。黎锦是黎族人的民间织锦,已有3000多年历史。这项技艺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沙县黎锦最大的特色在于双面绣,就是在一块底料上,绣出正反两面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双面绣图案以大力神纹、龙纹、蛙纹等图案为主,图案原型来自自然,体现出黎族原始的自然崇拜的风俗。

生活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人们,在纵横交错的彩线间、在承载希望的纹图上、在崭新整洁的住房里,绘出幸福的雨林生活。

海南长臂猿

稀有雨林成就国家代表性

雨林,如此神秘。

遮天蔽日的高大乔木是雨林世界里绿量的主体,附生植物如同一个个空中花篮“绽放”于高空中枝干之上,藤本植物不遗余力地缠绕万物……与之相伴的是随处可见可听的彩蝶翩翩、鸟鸣啾啾、流水淙淙。

在热带雨林,喧嚣、繁茂与生机,四季如一。

中国热带地区地处热带的北缘,有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中国林科院海南尖峰岭国家生态监测站原站长李意德说:“海南热带雨林的特别之处在于热带区内镶嵌有亚热带植物区系的成分,这塑造了中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复杂性。”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总面积4269平方千米,是海南热带雨林的集中分布区,属于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也是中国1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这里有海南岛最高的山五指山、第二高峰鹦哥岭、第三高峰猕猴岭;这里是海南最重要的河流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的发源地,被誉为“海南水塔”;这里还是黎苗族雨林文化的“摇篮”。

海南坡鹿、海南孔雀雉、绯胸鹦鹉、“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独特的热带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海南苏铁、坡垒、海南黄花梨……蓬勃的热带植物在这里茁壮生长。

霸王岭,全球仅有的35只海南长臂猿在乔木上跳跃、嬉戏;鹦哥岭,是伯乐树的最南分布界,也是轮叶三棱栎的最北分布界,它们在热带雨林的相遇,对地理气候的研究有重大意义;五指山,1867米的海拔是海南最高峰,成就了最为典型的垂直分布植被……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7个片区各有特色又互通互联,共同构成了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李意德告诉记者,地球上北纬18度到23度之间大多是荒漠、沙漠生态系统,而中国因为靠近西太平洋的暖流,孕育出一片此纬度之间独具特色的岛屿性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独特稀有的海南热带雨林成就了其国家代表性,这是自然的恩赐与珍藏。

护林员坐在高大的板根上 卢刚摄

科技支撑建设智慧雨林

雨林,如此智慧。

今年3月,霸王岭分局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发现,海南长臂猿B群和D群各新增一只婴猿,持续的监测显示两只婴猿健康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确认婴猿的出生证据无误后,今年9月5日,海南向全社会公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这意味着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经由20世纪70年代的7只增长至现在的35只。

在广袤的海南热带雨林里,生活着6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其中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是反映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志,这里也是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

“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恢复建立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洪小江介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通过自然恢复、人工辅助修复、猿食植物补植、建设生态廊道等措施,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正在逐步扩大。

在海南热带雨林,以保护海南长臂猿为代表的各项科学技术攻关正在有序推进。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葛剑平看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电子围栏监测系统是一大亮点。

海南在4个分局建设了不同模式的电子监测系统,通过布设振动光纤、仿生树和电子雷达技术,结合主要交叉路口补点智能卡口和视频监控系统的方式建设电子围栏,实现人为活动监管、野生动物活动监测。

海南成立了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搭建了一个面向国际的科研平台,现已初步建立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在已经建站64年的尖峰岭国家级生态站,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一块热带雨林监测样地正在源源不断地产出数据,为热带雨林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思路。


植物无声 却有力量

雨林奇观

绞杀

“绞杀”现象即某些大型藤本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之上,依靠乔木支撑到雨林高层接受阳光逐渐长大,最终将乔木缠死。被绞杀植物大多是榕树,绞杀植物的种子多通过鸟类的粪便或被风刮到易于生长的树干上,等到发芽后,其根就植入被绞杀植物的底部。绞杀植物缠绕被绞杀植物,与其争夺养料和水分,绞杀者慢慢成长为既附生又自主的热带植物。若干年以后,绞杀植物的根牢牢隔断了水分供给,被绞杀植物就会因营养和水分不足而逐渐死去。

空中花园

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植物间的生存空间竞争激烈,因此许多附生植物选择在树干上栖身。但它们仅仅是借住,不对宿主造成伤害。各种附生植物开花时,五彩斑斓的花朵花枝招展、争奇斗艳,构成了悬浮在森林中上层的“空中花园”。

独木成林

“高树靡用,独木不林。”意为树太高则没有阴凉之处,单独一棵树也成不了一片森林。在热带雨林里,恰恰相反。雨林中的一些榕树从茎干上长出许多下垂的不定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被称为“气生根”。气生根不断生长,迅速变粗,起到了支撑作用,从而被称为“支柱根”。越来越多支柱根扎入土中,树生树、根缠根,远远望去像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这便是“独木成林”。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