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彰了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为便于林草系统和广大社会公众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无私奉献、绿化为民的高尚情操,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奋力做好国土绿化各项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陆续刊发记述部分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感人事迹的报道。
李俊学(右二)在农安栽种松树 肖德胜摄
在吉林省林草系统和农安县城乡,凡熟悉李俊学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他为了绿色梦而奋斗的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精神所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奋力建设生态省而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所感动。
李俊学是吉林省农安县林草局局长。农安县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北邻科尔沁沙地边缘,是全国著名产粮大县、农田防护林大县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重点县。上任以来,他把持续筑牢长春市区和县域全境抵御北沙南侵生态防护屏障视为最高使命,把持续改善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和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作为根本目标,以“三牛”精神,组织和带领全县林草系统,奋力书写了一部又一部生态兴县的奋斗篇章。
负重奋进的老黄牛
2010年,李俊学刚到林业局时,正赶上全县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中营造的农田防护林集体进入成熟、过熟期。树木进入“老龄化”后,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开始下滑,急需加快更新改造。
李俊学不等不靠,一边积极争取省里支持,适度追加年度采伐限额,一边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全盘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家庭承包造林,并逐步推行全县统一购苗,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整地,以村为单位择优发包,承包户按合同约定和《农防林更新改造技术规程》规定自主造林、自我抚育管护等一系列务实举措。12年来,春季各个造林地点,刻印下他深深的足迹;秋季挖根整地现场,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身影;盛夏抚育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的林间地头,也经常看到他亲力亲为的劳动场面。就这样,经过12年持之以恒的负重奋进和摸爬滚打,全县亟待更新改造的5548公顷成、过熟农防林得到及时更新换代,并且成活率、保存率一直稳居省市前列。农田防护林网的日臻完善,使“三大效益”逐年攀升,不仅优化了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更有效庇护了全县40万公顷的农田,为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县地位作出了贡献。
在全省林地清收还林的工作中,他抓住这个对林草发展有力的契机,连续几个月奔走于县乡村屯和林网之间,用事实说话,从筑牢平原产粮大县生态防护屏障大局出发,促成了全县林地清收的强大合力,一举收回多年来流失的林地12237公顷,在全省率先超额完成清收任务。并以西北部生态脆弱边陲乡镇为主攻方向,在清回的林地上,迅速建成近3000公顷2780条新林带,使残缺林网得以补齐,稀疏林网实现了增设加密,进一步筑牢了西北部边陲的生态防护屏障。
在森林保护方面,他广泛动员、科学施策,12年来,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四率”和森林火灾防控“三率”一直高于省里要求标准,并实现全县连续4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的目标。
创新驱动的拓荒牛
李俊学敢于和善于打破旧的传统模式桎梏,勇于以创新举措驱动林草发展,在当地被大家称为“拓荒牛”。在农防林更新改造进程中,鉴于采伐病腐、焦梢、枯死和残破、断条等低质低效林带投入产出比效益低、改造进程慢,严重制约林分质量提升,贻误防护效益、社会效益的现实,他推出了加速残次林改造的多项创新举措:采取完成一定数量的改造采伐,奖励一定数量的更新采伐限额来提升改造采伐的积极性;改造采伐者个人在全县年度改造采伐上限内,不受限额控制,可多采、单采、先采等政策鼓励措施,使全县1200余公顷低质低效林提前实现了改造换代,加速了全县农防林林分质量的优化和防护效益的回升。
针对西北部边陲生态脆弱乡镇部分区域耕作层薄、深层土质不好,原有的杨树防护林普遍长势不佳、生长后劲不足、防护效能低下的实际,李俊学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经测土论证并在实地栽培可行的基础上,大面积推行了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树种更新。这一创新实践,既获得了优于传统杨树林带的防护效益,营林户又可在承包经营期内,通过采松子增加收入,实现林果双赢。与此同时,还在上述区域内,在林业政策规定允许林地及荒山、荒坡、荒沟,引进并栽种平欧大果榛子、沙棘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林果树种。截至目前,樟子松嫁接红松、平欧大果榛子和沙棘总面积已发展到1800余公顷。在他的努力下,农安县生态脆弱的历史正在被改写,林茂粮丰的生态人文景观正在呈现。
他还主动请缨承担了吉林省林长制改革前期试点任务,针对平原农防林多以网状分布的县情和林情,经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和反复论证,没有完全套用设置专业护林员的做法,而是统一启用最听从指挥调度、最勇于担当尽责、最熟悉周边情况、最方便日常监管、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村民小组组长担任本小组辖区护林员,既负责建设,又负责属地监管。这样只需要适度给村民小组组长增加补贴即可,省去了新聘任专业护林员的投入,既达到了林长制护林的要求,又节缩了大量开支。两年实践证明,以农防林为森林资源主体的平原县,由各村村民小组组长担任本小组辖区护林员,护林效果良好。这一创新做法,得到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认可。
勤政为民的孺子牛
12年来,李俊学把情系民生确立为林草行业的行政宗旨,用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每年的造林绿化,他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年初就逐小班、逐地块编制完成规划设计,并提前发到造林户手中,便于早做准备和规范操作。在栽植过程中,他一直坚持局领导包片、局专业技术干部包乡的组织制度与服务模式,始终协助造林户严把整地、用苗、栽植“三关”。他总结的“三浇两培一扶正再踩实”的“泥浆造林法”在全县普遍应用,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他带头探索的“早春地膜覆盖造林新技术”,也已在风沙干旱和低洼地区大面积推广。
他更重视对造林绿化的后期抚育管护,主持编发了《抚育管护技术规程》《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等,并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加大巡回宣讲和现地指导等方式,助推营林户跟踪强化抚育管护,确保成林见效。
林长制实施以来,他又积极促成县政府将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完成情况连同后期抚育管护情况一道,纳入林长制年度考评项目,进一步织密了乡、村、组三级跟踪监管、检测、防控网络,促使乡、村、组三级将属地建设与管护切实纳入重要日程,属地管护力度全面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为营林户减轻了管护压力和“林好造、管护难”的困扰。营林户造林绿化的前期投入、切身利益和营造林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造林绿化一处,成功见效一处”成为县里的新常态。
他情系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与职工福祉,经过多方奔走和努力,在全省率先将原6个林场整合为1个副科级事业性质的国有林总场的改革目标,参改职工全员上岗,工资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五险一金”等问题得到100%解决,并且满分通过省级验收。改革后的国有林总场,人心所向,政通人和,开启了拓宽经营,加速发展、多出生态产品,继续筑牢北部边陲生态屏障的全新征程。
手把幼树栽满县,汗流热土荫庇田。风雨十二载,奋斗永向前,李俊学带领全县林草人,干出了风采,作出了贡献。这一系列的表彰奖励,便是他奋发有为的明证:“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奖章”“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赵冷冰)